采訪人物:
吳明才,2000年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淡水漁業專業,本科學歷。2000年7月至2001年12月中國藍田集團特種養殖公司技術員;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歷任廣東海大集團湖北海大飼料公司業務員、區域經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福建漳州上一飼料公司銷售部經理;2010年至今本公司動物保健部經理。本著對行業的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一直從事于水產養殖行業,具有豐富的市場銷售經驗。
Part1:為何對蝦養殖戶很少關注魚粉價格?
靜書:吳總,這幾天我一直在幾個對蝦養殖群內潛水。發現咱們對蝦養殖戶大部分討論的都是對蝦的生長、病害等問題,也有時候誰感嘆一下飼料價格比較高。但是,很少有關注魚粉的,而魚粉作為對蝦飼料的重要原料,與咱們蝦農有著密切的關系。那么吳總,對于這一塊,是魚粉信息對蝦農來說無關緊要呢還是什么?
吳明才:原料價格對蝦農的影響很大,飼料成本占整個對蝦養殖成本60%,魚粉作為飼料的主要優質蛋白原料魚粉在對蝦飼料添加量30%左右,魚粉的價格直接影響蝦料的價格。但由于中國的水產養殖相對比較落后、還沒有規;,蝦農對飼料價格沒有話語權,信息的不對稱,蝦農關心的還只是成品的價格,極少關注原料價格。隨著水產規;、集約化進程的加快,魚粉作為蝦料的核心大宗原料關注度會越來越高。
靜書:嗯,我記得立美文老師說過,在零幾年的時候,魚粉信息更多是魚粉貿易商、飼料廠關注。而現在,一些養豬的朋友都能說出現在秘魯魚粉外盤以及秘魯海域情況的信息。這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們養殖戶越來越關注原料價格了;蛟S有一天,我們養殖戶能改變目前被動接受飼料價格的現狀。
Part2:今年對蝦養殖情況如何?
靜書:今年上半年魚粉價格就是被需求疲軟所拖累,秘魯普通蒸汽級別魚粉由13000元/噸下跌至6月底的10200元/噸,那么吳總,您能否給我們網友說一下,今年上半年華南、華東地區的對蝦都是個什么情況?跟往年比有什么不同?
吳明才:華南(廣東、廣西、海南、福建)養殖戶都很迷茫,4月份的低溫多雨導致放苗推遲,很多都是5月份才放苗,放苗后病害提前,都是20天左右開始排塘,根本不給太多的治療機會,很多在海南養蝦的東北人和河南人都提前回家。所以飼料一直用不上去,一直是0、1號飼料,直接導致蝦料的快速下滑。華東養殖成功率稍微高一些,但前期低溫用量也不大,后期應該會有所增長,但對蝦養殖的主戰場還是在華南。今年和去年相比前期低溫時間比較長,病害來得快并且危害程度大,短時間內造成排塘。
靜書:由以上吳總所說的內容,我們魚粉人可以聯想一下今年上半年魚粉出貨情況,確實比較糟糕。
Part3:那些因素困擾著今年的對蝦養殖業?
靜書:現在已經是7月中下旬了,連續不斷的臺風使得對蝦養殖戶頗受其害。特別是今年的蝦病肆虐,廣東、廣西、海南、福建都沒能逃脫。目前對蝦養殖中比較嚴峻的問題有:蝦病高發、蝦塘老化、海水污染、假藥過多等。那么今年,您認為都是哪些因素困擾著對蝦養殖行業?
吳明才:天氣我們不能掌控,但我們可以提前預防,盡量減少損失。針對目前的養殖狀況,養殖戶確實需要改善養殖環境,加強對養殖基礎設施的投入。我認為主要是蝦塘的老化,進排水不科學導致后續養殖麻煩不斷,加強從水源上的把控,保證進入蝦塘的水都是安全無害。我覺得困擾對蝦養殖的主要是苗種,水源,水質的相對穩定性,應當繼續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
靜書:嗯,在以上吳總列出的因素中,我認為今年蝦苗的因素最重要。
Part4:如何看待今年集中嚴重的蝦?
- 靜書:吳總是專業從事漁藥工作的,如何看待今年幾種特別嚴重的蝦病災害?以及能否給我們蝦農一些建議?
吳明才:今年蝦病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很多地方都是20天左右開始發病,并且是毀滅性的打擊,沒有給蝦農太多的治療機會。排塘率居高不下,損失慘重,行業流傳這么一句話:對蝦養殖養成功就像販賣白粉利潤高達500%,令人向往,前仆后繼;而對蝦養殖不成功就像吸食白粉,毒癮發作非常難受,還有的傾家蕩產。從今年發病來看,主要是早期的肝胰臟萎縮和腸道系統出現問題而導致排塘的比較多,很多都是水質的不穩定而造成的。中國經歷這么多年的對蝦養殖后,養殖戶應該理性看待這些問題,還是要從生態防控的方面做好文章,基礎設施的完善,優質苗種的選擇、水質調控,做到水質的相對穩定,這樣養殖成功率會高很多。
Part5:8、9月對蝦可否來一場漂亮的逆襲?
靜書:7月份很快就過去,8、9月份魚粉的對蝦養殖情況我們很難預料。進入10月份,南方的對蝦養殖也將逐步進入尾聲。就您的經驗來看,8、9月份的對蝦養殖,有沒有可能來一場漂亮的逆襲戰?還是,大體上維持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
吳明才:4、5、6、7月份南方稱為早造蝦,大局基本已定,養殖成功率低下,但養殖投苗熱情依然不減,很多養殖戶都在陸續放苗,準備第二造蝦的養殖工作,因為對蝦養殖周期短(90-120天),只要條件改善(什么條件?),養殖戶做好預防工作,國內的消費需求對對蝦這個品種持續增長,華南市場還是很有增長潛力,包括粵西、海南的獨特氣候還可以養殖兩批,珠三角,福建漳州還有很多的冬棚養殖。雖然時間過半但2013年華南對蝦養殖才剛過去三分之一。
Part6:國產魚粉市場整合之后如何繼續發力?
- 靜書:據2013年6月19日一則新聞報道,泰國Acquestra公司(原Sea Garden Food公司)首席執行官、 Sureerath Organic Products公司(位于泰國尖竹汶的一個有機蝦苗場和飼料廠)技術顧問Daniel Gruenberg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將與一個益生元主要生產商合作,聯合開發抗EMS(early mortality syndrome,早期死亡綜合癥)飼料。您如何看待這則消息?
吳明才:我們崇尚科技,幫養殖戶提高效益,減少損失是我們的責任和永遠的追求,益生元在畜禽和豬飼料上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水產上也會取得突破。相信通過科學家和專家的不懈努力,養殖戶的思想不斷提高,我們對蝦養殖業會穩定、良性、健康的發展,源源不斷給人類提供優質的蛋白。
結束語:
以上是吳總為我們解答的全部內容,通篇內容看下來,吳總用最簡潔的方式解答了上述有關對蝦養殖的幾個問題。吳總在解答第5個問題的時候說到:“雖然時間過半但2013年華南對蝦養殖才剛過去三分之一。只要條件改善,養殖戶做好預防工作,國內的消費需求對對蝦這個品種持續增長,華南對蝦市場還是很有增長潛力,”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后期魚粉的需求還是值得期待些許的?
在7月份中旬大批貿易商集中進場的背后,我們更需要關注國內魚粉需求市場變化,及時調整銷售、儲備策略。最后讓我們用一句小酸的話來結束今天的采訪。
對蝦若“晴天”,魚粉便“安好”。